张建军凌云全文最新章节正版小说免费阅读
|
张建军凌云是著名作者小刃心刚刚发行的一部小说中的男女主角。书中的那男主张建军凌云如磐石般坚定,女主的豁然与可爱,温暖而不失俏皮。一起来看看小说简介吧!六月的风裹挟着樟树的气息,吹进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的大院。空气里浮动着尘土与淡淡的消毒水混合的味道。凌云站在办公楼前,崭新的警服浆洗得笔挺,肩章上的警徽在阳光下反射出刺目的光。他手里紧紧捏着自己的档案袋,纸张的边缘被手心的湿热浸润得有些发软。
《警校毕业,我能听见尸体说话》 第6章 免费试读第二天清晨,市局法医中心的灯亮得比往常要早。 打印机发出轻微的嗡鸣,吐出最后一页报告。 凌云拿起还带着温度的纸张,仔细检查了一遍。报告写得很克制,只罗列了现场发现的疑点,以及基于这些疑点提出的合理怀疑,关于他脑中的画面,只字未提。 “写完了?” 顾悦的声音从门口传来,她换上了一身干练的白大褂,手里端着两杯热气腾腾的咖啡。 她将其中一杯放在凌云面前的桌上。 凌云接过报告,递给她。 “你看看,有什么问题吗?” 顾悦没有立刻接,而是示意他喝咖啡。 “先提提神。” 凌云端起纸杯,温热的感觉透过纸壁传到手心。 顾悦这才拿起那份薄薄的报告,一页一页看得极其认真,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。 她的手指在“疑似第三方鞋印”那一行上停顿了一下,又继续往下看。 几分钟后,她放下报告。 “可以。” 她评价道。 “只是在证据链上,这个脚印还是太单薄了。” “我知道。” 凌云回答。 “但这已经是我们能找到的,最有力的东西了。” “足够了。” 顾悦拿起报告,又从自己的抽屉里拿出一个物证袋,袋子里装着几根从周凯衣服上提取到的纤维。 “加上这个。” 凌云看着那个物证袋。 “这是?” “死者周凯的外套上,发现了几根不属于他衣物的纤维,颜色和材质都很特殊。” 顾悦解释道。 “当时因为没有其他佐证,只做了常规记录,没有深入调查。” 她将物证袋和凌云的报告用一个回形针别在一起。 “现在,它们可以互相证明了。” 凌云的心跳快了一拍。 他原本以为自己是孤军奋战,没想到顾悦早已在看不见的地方,为他准备好了弹药。 “走吧。” 顾悦把材料整理好,放进一个文件袋里。 “去见张队。” 刑侦支队一大队的办公室里,人声鼎沸,键盘敲击声与电话铃声混杂在一起。 张建军正对着一个案情分析板,用红色的记号笔画着圈,嘴里骂骂咧咧。 “这帮孙子,反侦察意识比我们都强!” “张队。” 顾悦的声音不大,但成功让张建军停下了动作。 他转过身,看到顾悦,又看到了她身后的凌云,脸上的烦躁多了一分不耐。 “小顾啊,法医中心今天不忙?” 他扯了扯嘴角。 “有事快说,我这儿一堆事呢。” 顾悦没有废话,直接将手里的文件袋递了过去。 “关于周凯坠河案的补充疑点报告。” “周凯?” 张建军的表情凝固了一瞬,然后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。 “那案子不是已经结了吗?意外落水,档案都入库了。” 他没有接那个文件袋。 “你们法医中心还管起翻案了?” “不是翻案,是补充疑点。” 顾悦坚持着,将文件袋又往前递了递。 “张队,我建议你还是看一下。” 办公室里其他警员的动作都慢了下来,偷偷观察着这边的动静。 张建军的脸色沉了下去。 他看了一眼顾悦,又看了一眼她身后沉默的凌云。 “又是你这个新来的搞出来的事?” 他的矛头直指凌云。 “小子,我告诉你,刑侦工作不是凭空想象。案子结了就是结了,别整天想着搞个大新闻。” “张队,我有人证。” 凌云忽然开口。 张建军一愣。 “人证?谁?” “我。” 凌云迎着他的注视。 “我就是人证。我证明这份报告里的每一个字,都是基于现场发现的客观事实。” 张建军被他这句话给气笑了。 “你证明?你算老几?” 他终于不耐烦地夺过顾悦手里的文件袋,抽出来里面的报告,草草地翻了两页。 当他看到那张被放大的鞋印照片时,动作停住了。 “这什么玩意儿?” “案发现场,死者落水点旁边发现的鞋印。” 凌云解释。 “经过比对,花纹与死者周凯的鞋底花纹完全不同。” 张建军盯着那张照片看了很久。 “一个模糊的脚印能证明什么?河边人来人往,谁知道是谁留下的?也许是哪个钓鱼佬,也许是勘察现场的警员自己不小心踩的。” “现场警员的鞋印我都比对过,不一样。” 凌云立刻反驳。 “而且,除了鞋印,还有这个。” 他指了指报告里关于纤维的描述。 顾悦适时开口。 “那几根纤维的材质很特殊,像是某种高档地毯或者定制服装上才会有的。我们已经送去技术科做成分分析了。” 张建军的表情严肃起来。 一个疑点可能是巧合,两个疑点凑在一起,就不能简单地用巧合来解释了。 他沉默地把报告从头到尾又看了一遍,这一次,看得非常仔细。 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,只剩下窗外传来的车流声。 “就凭这些,你想把一个意外事故案,改成谋杀案?” 张建-军抬起头,看着凌云。 “你知道这中间的程序有多复杂吗?动用的人力物力有多大吗?如果最后查出来还是意外,谁来负责?” “我负责。” 凌云的回答没有半分迟疑。 “好一个你负责!” 张建军把报告拍在桌子上,发出一声闷响。 “你拿什么负责?用你的前途,还是用我们整个大队的绩效?” 他的诘问让周围的空气更加压抑。 “张队,这不是负责不负责的问题。” 顾悦再次开口,维护着凌云。 “这是事实和程序的问题。出现了新的疑点,按照规定,就应该重新审查。” “规定是死的,人是活的!” 张建军提高了音量。 “为了一个捕风捉影的猜测,把整个队的精力都耗进去,值得吗?” “值得。” 一个沉稳的声音从门口传来。 办公室里所有人都转头看去。 支队长李振国不知何时站在了门口,他的表情看不出喜怒。 “队长。” 张建军立刻站直了身体。 李振国缓缓走了进来,办公室里的人自动为他让开一条路。 他没有看张建军,而是直接走到了凌云面前。 “报告是你写的?” “是。” 凌云回答。 李振国伸出手。 “给我看看。” 凌云将桌上的报告和物证袋一起递了过去。 李振国看得很快,但所有人都感觉得到,他每一个字都看进去了。 他着重看了那张鞋印的照片,还把物证袋拿到光线下,仔细观察里面那几根微小的纤维。 整个办公室鸦雀无声。 “张建军。” 李振国放下报告,叫了他的名字。 “你怎么看?” 张建军的额角渗出了一点汗。 “队长,这个……疑点确实有,但证据还是太薄弱了。我担心……” “你担心什么?” 李振国打断了他。 “担心查不出来,浪费资源?还是担心推翻了自己之前的结论,脸上挂不住?” 张建军的脸涨红了。 “我不是这个意思!” 李振国没有再理他,而是转向了凌云。 “你,叫什么名字?” “报告队长,我叫凌云。” “凌云。” 李振国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。 “你为什么认定这不是意外?” “因为细节。” 凌云回答。 “凶手在推人的时候,因为地面湿滑,后脚跟发力,在泥地上留下了一个不完整的蹬踏痕迹。这个痕迹很浅,很容易被忽略,但它确确实实存在。” 他的描述清晰而具体,带着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。 李振国点了点头,他转过身,面向办公室里的所有人,举起了那份报告。 “从现在开始,周凯坠河案,正式由意外事故转为刑事案件调查。” 他的话掷地有声。 “成立专案组,由张建军担任组长。” 张建军猛地抬头。 李振国的视线最后落在了凌云身上。 “你,凌云,作为案件的关键发现人,即刻加入专案组,全程参与调查。” 凌云的心脏重重地跳了一下。 他做到了。 他终于,从一个旁观者,真正走进了案子的核心。 李振国说完,便转身走进了自己的办公室,门在他身后关上。 整个大办公室先是死一般的寂静,随即爆发出压抑不住的议论声。 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了凌云身上,混杂着惊讶、审视,还有几分不解。 张建军站在原地,脸色变幻不定,最后,他长长地吐出一口气,走到了凌云面前。 他上下打量着这个刚刚顶撞过自己的新兵,表情复杂。 “小子,眼睛够毒啊。” 他的声音有些沙哑。 “但这只是开始。” 他用手指点了点凌云的胸口。 “找到一个脚印,不叫本事。把这个脚印,跟凶手,跟作案过程,串成一条完整的证据链,那才叫破案。做得到吗?” “做得到。” 凌云的回答,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加坚定。 张建军盯着他看了几秒,然后哼了一声,转身走向案情分析板。 “都看什么看!干活了!” 他冲着办公室里其他人吼了一嗓子。 “把周凯案的所有卷宗全部调出来,重新梳理!技术科,给我把那几根破纤维的祖宗十八代都分析出来!” 办公室里立刻恢复了忙碌,但气氛已经完全不同。 顾悦走到凌云身边,轻轻碰了一下他的胳膊。 “恭喜你。” “应该是我谢谢你。” 凌云看着她。 如果不是她,那份报告可能连张建军的办公桌都上不了。 “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。” 顾悦的表情依然平静。 “接下来的路,要靠你自己走了。” 她说完,便转身离开了刑侦支队的办公室。 凌云站在原地,看着周围忙碌的同事,看着案情板上被重新贴上去的周凯的照片。 一场新的战役,已经打响。 (字数:2500) |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