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复兴徐倩最新章节免费阅读_《李复兴徐倩》全文
村里都一样,他总不能搞特殊吧? 但为了爷爷奶奶生活方便,李复兴想起了手摇水泵,要是安在屋旁,用水可就方便了。 现在虽然干旱,但丰富的地下水却几乎没有被开发过,只要找到合适的位置,往下钻个十几米,钻出水的可能性就很大。 不跟后世那样,地下水开采过度,有的甚至要打到百米深的岩石层才会出水。 手摇水泵结构简单,能泵上十米深以内的地下水来。 他前世的老家就有一个,因此很是清楚,技术含量不怎么高。 手摇水泵的零件就几个,对普通人来说可能不好搞到,但他在轧钢厂,找个师傅帮忙打造出来不是难事,又不是坦克大炮那种东西。 想到这里,他恨不得马上回到轧钢厂。 “复兴,你先回去,我看看情况。”李德军不想放弃。 李复兴想着手摇水泵的事,点了点头就回到了爷爷家,随后便动手开始画零件。除了水泵需要的零件之外,还得有一支钻杆。 李老爷子李老太太见他写写画画,也不打扰他,还把旺财等三个小孩打发走了。 到了黄昏,李复兴才把图纸画完。 这时李德军也挑着水回来。 “不是每家每户定量用水吗?”李复兴疑惑问道。 李德军嘿嘿一笑:“老支书知道是给你家挑的,就没拦着。” 不但老支书没拦着,其他村民也都没意见。谁叫拿人手短,吃人嘴软呢?他们家小孩都吃了李复兴的东西,多用点水算什么? 李复兴摇头道:“偶尔一次还行,以后就算了,容易让人记恨。” 李老爷子也点头赞同自己孙子的话:“复兴说的对,以后咱们按村里的规定来。” 特别是在这种困难时候,更不能搞特殊,否则很难一心共渡难关。 见李复兴和李老爷子都这么说,李德军也点了点头,心里也轻松了不少,村民们虽然明面上没意见,但谁知道人家心里咋想的? “老支书准备明天安排人进山。”李德军话锋一转。 这事李复兴最清楚,因此并不意外。 上山打猎和河边钓鱼碰上老干部,这是很多穿越者都喜欢的经历,可李复兴却觉得没必要,无论打猎还是钓鱼,都是获取物资的手段而已。 他背靠拼夕夕这棵大树,只要有钱,资源就源源不断,不必那么折腾。 至于黑市的情节,他可能也会偷偷去倒卖一些,要不怎么挣钱?就靠给轧钢厂提供点肉类? 但自己的安全才是首位的。 至于偶遇退休老干部,哪有那么简单?太离谱了。 “对了,是该上山找点吃的。”李老爷子觉得理所应当。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。 地里的庄稼不够吃,还不知道上山找点,那肯定是脑子坏了。与其等着饿死,还不如冒险上山一搏。 晚饭的肉,李复兴只吃了一点,主要味道的确不怎么好。 没什么调料,只放点盐煮煮,好吃才怪了。 老两口子还以为乖孙子是想省下来让他们多吃点,心中不免又是一阵感动,李老太太更是可劲给李复兴夹肉,让李复兴有些哭笑不得。 旺财、旺业和旺花都只吃了两块就不敢再吃,应该是被他们老娘叮嘱过了。 但他们已经觉得很满足了,全村现在就只有他们吃到肉了。 第二天李复兴起来后,发现奶奶蒸了馒头,还煮了鸡蛋。两位老人都吃过了,吃的粗粮窝头,为了不让李复兴发现,特地早起来吃的。 虽然乖孙子带回来不少东西,但他们还是想留着给乖孙子吃,他们能填饱肚子就行。 李复兴看到桌子上的窝头渣,当即装作不开心道:“奶奶,你们以后再吃窝头,我可就不回来了。” 见乖孙子发现,李老太太连忙道:“好,以后不吃了,奶奶让你婶子把粗粮都带回去。” 真让乖孙子不高兴,以后不回来了,他们俩老人得哭死。 “大哥,大哥!” 旺财等人跑进屋来,见李复兴正在吃早饭,便懂事的退到屋外。 “干嘛去,回来。”李复兴喊道。 他剥去鸡蛋皮,把蛋清吃了,蛋黄留下。 旺财三人这才小步走了进来,稍稍看李老太太的脸色。 李老太太还是之前的话语,让他们记着大哥的好,以后听大哥的话,不能做白眼狼之类的。 “吃吧。”李复兴把蛋黄分给小家伙们,一人一个。 事实上他也并不喜欢吃蛋黄,怪噎得慌的。 “奶奶,一会我回城里办点事,你跟老支书说一声,打到野猪就让人送到城里找我,最好带上牛车,过几天我再回来看你们。” 一听乖孙子要走,李老太太有点舍不得,但又一听过几天还回来。 那就好了。 她笑道:“行,奶奶让你爷爷去说。” 李复兴也不拖沓,喝了几口水便骑车返回四九城。 路上,他还不忘查看脑海中的拼夕夕,今天的折扣价仍旧是一分钱,物品变成了十斤猪肉脯。 李复兴毫不犹豫便买了下来。 十斤猪肉脯,赚翻了。 放到黑市去卖,一斤三四块都肯定会被一抢而空,毕竟是不用票的。 回到四合院后,采购筐里已经放了三十斤鸡蛋和三十斤肉,准备拿回轧钢厂交差,已经三四天没回厂里了。 采购员虽然工作时间自由,但也得隔三差五回去点个卯。 当然,最重要的是完成每个月的采购指标。 有了这三十斤鸡蛋和三十斤肉,如果村里再送来一头野猪,那他这个月的指标就超额完成了。 刚回到家里,郑老太太就拿着一副窗花和三块钱敲开了门。 “郑奶奶,有窗花就够了,钱你收回去。”李复兴接过窗花,把钱塞回郑老太太手里。 郑老太太又把钱强行塞回他手里:“这不行,窗花是奶奶送给你的,实话跟你说吧复兴,郑奶奶以后还想从你这里买点糙米,行不?” 原来是还有所求。 “当然没问题,郑奶奶稍等。” 说着李复兴便取出一些鸡蛋,当做回礼了。 毕竟那三块钱可是不算少,他总不能白占人便宜。 “这是我采购来的鸡蛋,拿回去给孩子们补补,您要不收下,这窗花我也不要了。” 郑老太太接过鸡蛋,眼眶有些泛红。 这可是雪中送炭啊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