守山人:皇陵血誓最新章节免费阅读_《守山人:皇陵血誓》全文
正值寒冬腊月。 鹅毛大雪漫天飞舞,西北寒风横扫山林。 “这看山的日子,除了有点枯燥之外,倒还挺惬意的!” 看着外面纷飞的皑皑白雪。 我捧着手里的暖茶,翻着火炉上烘烤的地瓜,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。 我叫刘天青,是辞职返乡的大学生。 从我外公手里接过了守山人的行当,过上了这提前退休的日子。 所谓的守山人,放在现在的说法,就叫护林员。 冬天的大兴安岭,连个活物都很少看见。 窗外的景色,也都是一成不变的白,刺眼的白。 “嗯?” 远处出现几个移动的黑点,让我极度怀疑是自己看花了眼。 “这个季节进山,明摆着是送死!” 我放下手中热茶,拿过皮帽子就戴在了头上。 若是你误入荒漠,那还有可能走出来。 可要是进了严冬里的大兴安岭,除非神仙下凡,否则绝无生机。 极寒的温度,封闭的雪山,积雪下掩藏的危机,每一场都足以让人死上十几次。 阻止这些误入的山民,也是守山人的工作之一。 还不等我穿上大衣出去阻止,那几个黑点就已经一步一个脚印,来到了木屋的门前。 他们倒是不客气,直接拉开房门就走了进来。 “你们怎么这个时候进山?是不是疯了?” 我看着眼前这一行三人。 全都裹着真皮大衣,带着皮帽子,围着围脖。 呼出的哈气,已经在围脖上凝结成冰。 带头的人解下围脖,留着茂密的络腮胡子。 “你就是守山人吧?这有收有放的道理,你总该明白吧。” 络腮胡拿起桌上的热茶就喝。 另外两个弟兄,已经把烤红薯塞进了嘴里,完全是一副土匪做派。 “现在这个季节,可不是抬参的时候!” 我心中生出几分警惕。 这群家伙的做派显然不像是善茬。 所谓的“抬参”,最开始是指那些进山挖人参的寻宝人。 后来所谓的“参”,就成了一种宝藏的比喻。 凡是进山寻宝,就都叫抬参,这群人也叫做放山人。 可一般进山抬参的时机,都是夏天或秋天。 那个时候的深山老林,物资丰富,就算是迷失在林子里,也饿不死。 春天野兽发情,冬天则是物资匮乏。 就算是再有经验的放山人,也不会选在冬天进山。 “少他妈的说废话!” “老子们进山干什么,还用不着跟你一个小屁孩汇报!” 正在啃地瓜的金牙,直接从靴子里抽出匕首,狠狠扎在了木桌上。 见到泛着寒光的匕首,我脑海中响起了外公说过的话。 在老林子里,会有一群不守规矩的人。 这群人来自天南海北。 河北的刀客,山东的响马,山西的憋宝,东北的胡子,四川的袍哥...... 大多数都是这些行当之人的后代。 来山里都是居心拨测。 但对于我这种温室里的花朵,哪里会相信有那么多违法乱纪的人。 没想到今天还真就遇上了。 “小兄弟,你也不用害怕!” “听说你们守山人都有一本地图日记,我们来着是想借你的本子看看!” “放心,看完我们就走,绝对不纠缠!” 络腮胡微微抿了口热茶,脸上带着和煦的笑意。 但我却从他们身上感到杀意。 这深山老林,大雪封山都是两三个月。 如果他们真把我做掉,那也得等来年开春,才会有人发现我的尸体。 “本子......本子没带上山,不过里面的内容,都在我的脑子里......” 我心里清楚,要是真的老老实实交出本子,怕是对方会直接翻脸。 听到我的后半句话,络腮胡的眉头也微微皱了一下。 “那你知道不知道‘河东好’在什么地方?” 络腮胡这一开口,我几乎就肯定了他的身份。 东北胡子。 也就是俗话说的土匪。 在老年间,东北的山林里盘踞着不少的土匪,而土匪所在的山寨,行话叫做“绺子”。 因为上山当胡子的,大多数都没什么文化,所以一般给自己的山寨起名,都以一个‘好’字收尾。 比方说:青龙好,东方好,河西好...... “各位并肩子,小弟虎头蔓,您踩盘子踩到了毛尖嫩芽,光脚趟雪地,凉了脚!” 我搜肠刮肚的想着外公讲过的故事,硬是憋出几句黑话。 并肩子在土匪黑话里,就是兄弟的意思。 而虎头蔓,就是姓王。 踩盘子就是侦查住所,毛尖嫩芽就是新入行的小屁孩。 连起来的意思就是。 各位兄弟,小弟姓王,是刚刚入伙的新手,您多多照顾。 “呦嗬,这还是个通春明典的!” 其中一个小弟吃着地瓜,惊愕的说了一句。 所谓的通春明典,就是说懂的土匪黑话,是个行内的人。 按道理来说,都已经这个年头了,东北胡子早就灭绝了,这个年代当土匪,那简直就是找死。 可当年的那些胡子也都有后代。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,老鼠的儿子会打洞,这些人的后代,大多数也从事不法勾当。 所以这些黑话,就这样流传了下来。 “小子,这是可是趟大活,你给我们带路,成了分你两成!” 络腮胡见我会说黑话,所幸也把我当成了同道中人。 刚刚还是剑拔弩张,这会儿就要拉我入伙了。 我心里正好奇这群家伙大雪天的进山干嘛,这下倒是有机会问问了。 “总瓢把子,这大冬天的,连颗参都看不到,咱这进山发什么财啊?” 我低下身子,再次给那络腮胡倒上了一杯热茶。 “现在时代在进步,早就不兴那些称呼了,你就叫我崔三爷就可以了!” 崔老三摆了摆手,虽然嘴上拒绝,但脸上笑意却根本藏不住。 而且还给自己起了个匪气满满的名号,崔三爷。 他是真把自己当成绺子窝里的座山雕了。 “我们这次进山,可不是为了挖人参,而是为了找墓!” 崔三爷抿了口茶水,有些得意的说了一句。 听到找墓,我心里倒是有些诧异。 这群土匪胡子,不去打家劫舍,倒是学南方土夫子,干上掘坟倒斗的活了。 “那个......崔三爷,小弟不才,念过几年书。” “据我所知,那些有钱的官老爷,一般都葬在南方古都吧?” “咱们这地方在古代,竟是一群蛮夷,能有什么值钱的宝贝?” 我笑呵呵的攀谈两句。 就连我一个外行,都知道想要寻找古墓,都得去南方,或者是去号称八百里秦川的陕西。 谁会到这大兴安岭这种地方找墓? 别说那些王侯将相了,就算是寻常百姓家死了,也不会葬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。 对于我的话语,崔三爷只是神秘一笑。 “你说的没错,若想要倒斗,这的确不是个好地方!” “但只有一座墓,不仅就埋在这深山老林,而且还珍宝无数!” 崔三爷神秘莫测的低了低头。 这倒是提起了我的兴趣。 我将耳朵凑到崔三爷的嘴边,崔三爷这才缓缓开口。 “那就是皇太极的祖宗!” “太清皇陵!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