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

: 小光头诗集美文文学哲学散文

文学哲学散文

匿名 2024-04-26 19:28:52 15 下载本文

人生天地间,如风中划过的一抹飞絮,往事的一幕幕,也不曾留下什么痕迹,看白云悠悠看流水远去,谁都没有回头,只有奔流,游走。 下面是有文学哲学散文,欢迎参阅。

文学哲学散文:跪与不跪

在跪与不跪面前,人们都崇尚不跪,因为不跪是威武不屈,宁折不弯的勇者的体现;但也常有“屈尊下跪”一说,于是下跪成了懦弱胆小者的专利。

文天祥在遭诋毁诽谤之时,深知威武不能屈的道理,面对强权,面对酷刑,他高唱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”的豪迈之歌,他选择了不跪,选择了酷刑,同时也赢得了后人的景仰和敬佩。屈原在遭受诬陷之时,也选择了不跪,“虽九死其犹未悔”,投入浩浩的汩罗江,流向后人的心中。

确实,许多勇者选择了不跪,但是下跪的一定不是勇者吗?不跪的也一定是勇者吗?

文学哲学散文

大将军韩信曾从小人的胯下爬过,他不是屈服,不是畏惧,面是他懂得大丈夫能屈能伸的道理,忍一时的屈辱,成就一生美名。

下跪原来也是一种智慧的表现。

1970年的某一天,德国第四位勃兰特到了位于华沙老城内的犹太人的聚居地。作为一个曾经屠杀600万犹太人的国家的首脑,面对这片受到严重创伤的土地,他双膝“噗”地跪倒在死者的纪念碑前。他是,他的地位无疑是高贵的,他本不应该向别人下跪。但是,这一跪,这庄重的一跪,这不寻常的一跪并没有给他丢丝毫的脸,相反,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谅解。

下跪其实也可以这般神圣与伟大。

与之形成照的,是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,面对当年的累累罪行,非但没有下跪,反而参拜靖国神社,篡改教科书,说屠杀是为了自身不受侵犯,搬弄是非,企图掩盖罪行。他的不跪不同于文天祥的不跪,他的不跪,只能导致亚洲人民对他虚伪灵魂的憎恨和唾弃。

由此可见,不跪的不一定是勇者,下跪的也不一定就是懦夫。有的不跪确实让人刮目,有的不跪让人更加鄙视,而有的下跪却更能让的心灵震撼,像勃兰特这样的下跪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伟大和不屈,不向错误屈服,不向庸俗的尊贵屈服。

现实生活中需要我们下跪的还有很多很多。向恩人下跪,表示一种感激;向祖宗下跪,表示一种尊重;向真理下跪,表示一种明智……

跪与不跪需要理智的思考,需要伟大的人格。

文学哲学散文:心灵的选择

心灵是一个人的根,人们的观念在心灵深处徘徊而升华;心灵是一个人的灵魂,人们的举动因为心灵这个灵魂辗转而改变。

面对人生的一次次选择,我们应始终保持一种纯洁高尚的心灵、一种炽热温暖的心灵、一种坚毅不屈的心灵,我们要像那位登山者一样,伸出援助之手,用身心去温暖他人,做出正确的选择。

面对鸦片泛滥,长此下去,全中国将无御敌之兵且无充饷之银的危难境况,林则徐毅然挺身而出,虎门销烟壮举威慑中外;面对元人的种种威逼利诱,文天祥决然赴义,“臣心一片磁针石,不指南方不肯休。”至今读到这震撼人心的诗句,仍让人激动不已。从古至今,有多少豪杰,多少壮士为了心中的高尚情操,为了祖国的尊严,面对生与死的激烈碰撞,他们抛头颅、洒热血,蹈死不顾,至死不悔。这不悔正是他们心中做出的正确的选择,他们的豪言壮语、英勇事迹激励着一代代成长中的青年,他们的选择已在我们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,他们的举动直可惊天地、泣鬼神。与天地兮比寿、与日月兮齐光。

“生,我所欲也;义,亦我所欲也,二者不可得兼,舍身而取义者也。”在几千年前的孟子面对心灵的选择,毅然发出了舍身取义的呐喊,是心灵的选择激发出了先哲的思想火花,这将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古训。

天下大事,分久必合,合久必分,在三国鼎立的年代,诸葛亮辅佐刘备可谓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,为了兴复汉室,诸葛亮殚精竭虑,在躬耕于南阳与兴复汉室中,诸葛亮选择了后者,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道。我们的朱镕基在答记者问时不也引用过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”的话么?这是人的心灵深处的大义,是为国奋斗而义无反顾的大义。

鉴前世之兴衰,考当今之得失。从古人心灵深处的选择中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大义所在。是心灵的选择促成了他们的最终的美,是心灵的选择让他们至今仍闪耀着光彩夺目的光芒。

舍弃自私,选择高尚;舍弃奸诈,选择诚信;舍弃小我而完成大我……

这才是人们从心灵、从灵魂的大无畏的选择。

文学哲学散文:舍生而取义

世界上的东西,一定不是十全十美的,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,只有舍去一些东西,才能取得一些东西。孟子面对选择,做出了舍生取义。可是,一定要舍生才能取义吗?舍生就是为了取义吗?舍生就能取义了吗?

对于西楚霸王,他宁死不肯过江东的故事被人当做大义凛然的真英雄行为,他用死成就了个人大义,而他,却看不到为他战死的千万士兵,把江山拱手相让给对手,失去了国家民族的大义。而对于越王勾践,他的卧薪尝胆的故事为人所津津乐道,千古传颂。可是他是在苟且偷生,为吴王做牛做马,受尽凌辱,才成就一番霸业的,他失去了尊严,可是却换来了复国的大义。由此可见,取义,不一定要舍生。生和义两者并不矛盾,只是要我们正确处理它们的关系罢了。

正所谓“人为财死”,许多人舍生,仅仅却只是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,为了自己的物欲和享受罢了。多少贪官铤而走险,收刮民脂民膏,最后落个被判死刑的下场;多少罪犯丧心病狂,杀人放火,只是为了一点钱财……他们把钱看做比生命还重要的东西,为了得到这些东西,不仅抛弃了生命。更抛弃了义。他们没有清楚认识到义和生的重要性,而把本不重要的东西放在首位,甚至把生和义都抛弃了,是思想的错位,人性的扭曲。所以,舍生,不一定是为了取义。

而舍生,不一定就能够取义,而且,还有可能灭义。因为他们错把愚义当做大义,为了愚义而牺牲。正如陈宫效忠于吕布一样,吕布本是奸邪之人,而陈宫却对他忠心耿耿,到最后吕布被杀后,他抱着赴死的决心不投降曹操。他本是一个可以大展宏图的谋士,却因为愚忠愚义,把吕布当做明主,誓死效忠一个不义的人。类似的还有被谎言欺骗的德国人民,他们曾经支持拥戴一个疯狂的纳粹分子,还有无数个崇尚武士精神而白白战死的日本军人,他们能不怕死而成全义,只是他们错误把义定位在愚义,而把大义给毁灭了。

所以可见,舍生取义在今天的诠释不仅仅是舍去生命而成全道义,而是要明智的认识大义,明智的成全大义,不能白白牺牲,也不能效忠愚义。

※本文作者:※

猜你喜欢

精选图文

美文专题

推荐阅读